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机械 » 正文

博物馆的意义和作用(建博物馆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发布日期:2023-05-31 01:34:53     浏览次数:8
核心提示:博物馆的作用是一种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的基地,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增长他们的知识,同时可以感悟历史,了解文化。博物馆的意义是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骄傲感,形成民族凝聚力。

博物馆的作用是一种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的基地,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增长他们的知识,同时可以感悟历史,了解文化。博物馆的意义是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骄傲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博物馆是民族文化和集中表现。

博物馆都是放古董的,那他本身有没有什么历史?博物馆除了放古董还有啥用?

这俩问题也特别有的说。所以今天就讲讲博物馆是怎么来的,建博物馆又是为了什么。

博物馆的起源一般都是看西方,毕竟中国历史里没有这么个概念。

西方的博物馆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大概是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的时候,亚历山大东征西战,征服了无数的地域。

也掠夺来了不少艺术品和奇珍异宝,就存放在女神缪斯的神庙里,博物馆在英文里叫museum,这个词原来指的就是古希腊缪斯的神庙。

亚历山大后来英年早逝,他一个部下叫托勒密,在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建了一座研究所,把之前亚历山大收集的图书艺术品。

还有一些稀有的动植物就搬了进去,起名叫博学园,这就是博物馆的雏形,所以后人就又称博学园为亚历山大博物馆。

后来罗马人兴起了之后也学着亚历山大崇拜缪斯,罗马那些个将军征战归来都会把各种艺术品献给缪斯神庙。

那个时候罗马那些上层人士对神庙还是崇拜的,有什么艺术品就主动献给神庙。

等到共和国时代结束,到了帝国时代更多的就是私欲了。罗马社会上层在帝国时期就兴起了艺术品收藏的风潮,达官贵人都以收藏艺术品和奇珍物品作为身份的象征。

比较经典的一位就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他用大理石修了一座阿波罗神庙,里边放满了塑像和绘画,还有各种珍奇动物的骨骼,甚至连兵器都收入奥古斯都的收藏里。

达官贵人们也在各自的府中竞相开辟陈列室,有的还在自家园子里展览动物和植物。

不过亚历山大和罗马这种艺术品收集都是比较原始的,虽然那个有意识,但是具体操作方式无非就是把各种艺术品放在一块,也没什么后续工作,甚至有的都不会公开展示。

像罗马皇帝的收藏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到,就算是各种达官贵人的收藏,也只有社会上层才能看得到。所以咱们熟知的这种现代博物馆的出现,就一直要等到文艺复兴时代。

所谓文艺复兴,复兴的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所以有一些文化传统也被复兴,比如说古董艺术品的收藏。

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官贵人和富商热衷于收藏这些东西,那这种收藏风气的复兴就在三个方向上产生了影响。

首先是养活了一群艺术家,如果没有这些达官贵人和富商的赞助,文艺复兴时期那群艺术家早就饿瘪了,那咱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些杰作就都是没影的事。

还有一个是古董的数量是有限的,谁都想要就只能上地里挖去,这挖古董挖到后来就是今天考古学的雏形。

那还有一个影响就是达官贵人和富商重新开始在自家的住宅里开辟陈列室。

天天琢磨着怎么把这些个奇珍异宝展示得更好看,那么这股收藏的风潮跟当时的各种历史大事都是有关的。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做为罗马帝国正统后继者的拜占庭帝国灭亡。

虽然拜占庭没了,但他还有大批的文化遗产,不少拜占庭的学者和老师就跑到了西欧避难,他们给西欧就带来了大量古罗马的手抄本著作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品。

正赶上西欧文艺复兴,有钱的达官贵人和商人争相向他们买这些个古籍古物,买完了雇他们当顾问。

咱们刚刚提到说这古董数量是有限的,不少人直接跑地里刨去。

当时意大利王室宫殿里就摆满了罗马附近出土的各种古董,法国德国也兴这个,挖掘出土的东西包括雕像,壁画,古书,手稿,古钱币,盔甲,化石,标本都有,他们也不挑,什么都要!

当时收藏风气有多重,咱就点几个国家,德国意大利法国荷兰这四国搞收藏的就超过一千家。

这一千家是那种家里一堆奇珍异宝的那些个收藏家,要是再算上一些买古董做装饰的达官贵人和商人,那就嗨了去了。

一开始文艺复兴这群搞收藏的也跟古罗马一样 ,自个收藏自个看,顶多给同行看看大家一块长长眼,平民是看不到这些东西的。

到了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时候,情况就变化了。启蒙运动里的一条思想就是倡导科学,并且提倡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为了普及当时这些学者主要选了两个手段,首先是编撰百科全书,其次就是开办博物馆。

所以在启蒙运动时期,英国就组织编撰了钱伯斯百科词典,同时开办了不列颠博物馆,就是现在的大英博物馆。

1789年法国大革命掀了波旁王朝以后,王室的艺术品收归国有,过了四年在1793年,法国下令在卢浮宫大画廊建立中央艺术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展示。

博物馆在中国就没有西方的这么复杂了,就俩阶段。

一个古代一个近现代,中国古代跟古罗马一样,社会上层喜欢收藏艺术品,周王室有个专门的机构叫守藏史,收藏各种宝器并且登记造册。

历朝历代王室和达官贵人搞收藏的屡见不鲜,收藏风气浓厚的当属宋朝。

中国比较有名的几个藏宝阁,像龙图阁,天章阁都是宋朝的,既收藏古籍古书,也收藏古玩。

宋朝的皇帝也是大手笔,哲宗喜欢碑石篆刻,广集天下石碑,元祐五年在长安修碑林 ,也就是现在咱们在西安还能看到的碑林。

哲宗这还只是喜欢一项碑刻,就能搞出这么大动静,到了徽宗这就什么都要。

那宋徽宗宣和年间,宋朝宫室里收藏的文物激增至一万多件,涵盖古玉,印玺,古籍,书画,青铜器。

宋徽宗为了放得下这些东西,额外修了三个阁一个殿,但是中国的收藏风气一直都只是限于社会上层,稍微等级低点的都玩不起,而且没有展示的说法。

所谓收藏,就是收了以后藏着不给人看,其实这跟欧洲古罗马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收藏风气是一样的,但是人家有启蒙运动宣传科学咱们没有。

这种闭塞的收藏癖好一直持续到近代,等到中国真的需要建博物馆的时候,这些个私人收藏反倒成了绊脚石。

到了近代有不少思想比较先进的人主张开启民智,学西方搞文化教育,开设博物馆就是其中的一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里都提到过,但是没成,全都给驳回了。

原因就是咱刚刚说过的这收藏风气只限于社会上层,尤其是皇帝,这要把东西拿出去给平民随便看,有损他们作为统治者的身份。

而且那个时候的满清是非常提防着启发民智的,觉得老百姓的脑子要是灵光了就不好管了。

中国起初的一批博物馆基本上都是由传教士创办,像1868年法国耶稣会会士韩德在上海创办徐家汇博物院,1904年英国伦敦教会在天津建华北博物院。

中国人自己建的倒不是没有,但是都是配套学院建的,比如1876年京师同文馆就设了博物馆,1877年上海格致书院建铁嵌玻璃房博物馆。

1905年实业家张謇,也就是状元实业家,自费创办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才是第一座中国自己开办而且向公共展示的现代博物馆。

说完西方和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大概就明白了这博物馆不仅是收藏保存文物的地方,更重要的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载体。

知识不只在于书本,这书上的知识都是以文字还有图片呈现的,博物馆的知识是以实物呈现的,正所谓相辅相成,看完了书还得再看看实物,才能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头条分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由各公司自行发布,请在交易前确认真实合法性,本站不承担任何交易及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